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商学院!
近期热招新闻资讯
【课程回顾】金岩石:未来中国的致富之路就是“玩着把钱挣了”
2014-12-08
2014年12月6日—7日,独立经济学家,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金融所所长,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课程主任教授,2010年荣获中国证券市场2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金岩石博士,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的企业家学员们,带来为期2天的大型公开课《企业商品化理论》。课程十分精彩,受到浙江企业家热烈追捧。
从投行首席经济学家到独立经济学家,金岩石教授对资本运营有独特的感悟。接下来讲座开始:企业商品化理论。
当今时代背景下,不懂产融结合,难施天下;不精产融结合,难争天下。纵观中国乃至世界各大企业无不是产融完美结合的典范,产融结合不是让企业放弃原有产业,而是如何借力金融与资本的力量帮助原有产业更专业、更高层次的做大做强。企业家如果再不关注资本运营,不懂得运用金融杠杆,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。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必然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,这是社会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。从国内外经验看,产融结合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、迅速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途径。据统计,世界500强企业中,有80%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融结合,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已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。
接下来,金教授围绕以下几个重点展开了今天的课程。
一、企业制度的使命和传承基因。拆开“企”字是:“人”到此为“止”;企业制度要超越人的生命和风险极限;传统的家族企业和现代的商品化企业;家族的血缘传承和企业的职业化传承;个性化的企业家与标准化的商业模式。
二、现代企业制度及其三个分离。经营预期:管理和执行的分离;信息披露:会计和财务的分离;透而不明:现金流和资金链分离;国美模式:销售网导向的投融资;苏宁模式:供应链导向的投融资。
三、管理的职业化与股权投资产业。投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“博弈棋局”;企业融资顺序定理与“决策参考点”;企业家的职业偏好与股权投资产业;“三位一体”的制度安排与企业家;职业化管理的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。
四、投资型企业与创新成长的溢价。投资型的企业与创新型成长的模式;企业的“拔苗助长”与“落地收尸”;高成长的内生性利润与外生性利润;投资性收益的主业关联与跨界投资;从新浪搜狐的市值看非营利性估值。
五、三足鼎立的商业模式及其变种。主营利润的最大化与现金流的商品化;在利润-规模-份额背后的投融资主体;三足鼎立的商业模式与经营重心转移;“一条扁担两个筐”的三种组合方式;企业的资产属性与企业家的经营策略
六、现代企业是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:投资产业化、企业商品化和管理职业化。管理作为职业,抛开各种行业管理的差异性,管理职业的共性特征是经营风险,因此需要发现和培育风险偏好较高的人。企业家是风险偏好较高的稀缺资源,这种稀缺资源在股权投资产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持下,通过投融资市场获得了价值实现的方式。
七、未来中国的致富之路就是“玩着把钱挣了”,现代企业的DNA就是:投资先行、融资驱动、市值导向。
八、企业的经营性溢价与高管激励。管理团队作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;职业化管理与剩余价值的分享权;经营性溢价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;交易性溢价与管理层的期权激励;管理团队的商品化与流动性溢价。
九、富贵险中求,财富即风险!在风险社会,没有贫富分化就没有风险溢价,也就没有创新机制和风险财富。所以共同致富绝非“均贫富”,而是在贫富分化中使多数人脱贫。
十, 第二次转轨的“红利”有哪些呢?主要有三大红利,沾金—证券化红利;上网—互联网红利;出海—全球化红利。
金融并非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,就比如证券金融是创造实体金融的产业,所以产融结合的核心不是产而是融,是投融资,这样你才会看透,今天所有的创新产业,所有的行业领袖无一例外,都是投资先行,融资在后,证券化投融资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,而是创造新兴实体经济的产业。
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主任叶宏伟,对金老师的一天的课程作简单总结并表示受益匪浅。最后,再次对金岩石博士的精彩演讲表示真诚的感谢!
浙大CCE中心 李婧 整理报道/摄影